三国纷争时代,乱世英雄辈出,枭雄叠加。东汉末年的宦官乱权,奸臣控权,造成皇帝被架空,诸侯并起。从黄巾起义到三国形成的数十年间,政乱不止,民生凋零。从曹操与袁绍争霸中原,官渡之战一决高下,形成曹魏一家独大之势,胁天子令诸侯的招牌,积累实力,取而代之。东吴的孙氏一门,孙坚孙策孙权三代基业,从孙坚追随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到孙策卧薪尝胆于袁术账下积累实力再到孙策周瑜共同创业江东,打下基础,孙权左右连横,牢固江南。西蜀的刘备从三人三骑走天下到数次起兵数次打倒再到求拜诸葛,荆州议事,西夺益州,北夺中,成就西南一霸权盛世。三国人物众多,事件众多,群星汇集,文治武斗。数十年的枭雄们相互争夺,相互攻伐,无在乎兼并重组的主体人是谁,究其缘由,乱世实力才是根本,机遇与实力相结合成宏图。三国前期以局势变幻,格局成型为依托,三国共一家,在后期以曹魏被晋朝取代,历经司马改革农耕制度的红利,曹魏首先国力大增,具备吞据的实力。由邓艾伐蜀,取到险路,跨越蜀道天险,迫使成都投降。而后司马炎从北部曹魏出发,沿西蜀长江上游,两路攻伐孙吴,进而三家共归司马,成全晋朝一统美名。取地理可以看到,三国时期曹魏在北,蜀汉在西,东吴在南,从地利来说,东吴最差,只有被歼灭的份。从曹魏的战略部署看出,取北部江山,坐等事时,待机而动。蜀汉也是取西蜀做后备,争关中从西部居高临下征伐,从荆州牵引曹魏军事部署的战略。而东吴在刘备成事之前,没有很快的拿下益州和荆州,是一大错误,导致之后战略格局一直被动受牵制,或许这也是历史的节数和朝代的命理吧,从历史来看,北部往南统一是历史趋势必然,除了朱元璋之外,其余统一大业开国基石都是如此。所以历史中的曹魏和晋朝都有一种天性的必然,等待某人出现,等待时机成熟,归于一统。再者经济上来说,北部中原密集人口,当时国力也是曹魏国力十分强劲,等于蜀汉与东吴之和,人口的稠密和地缘的广阔加上后期曹魏的兵甲屯田之道都是对统一大业的前奏。政治上的三足鼎立,使得局势可以三鼎而牢固,除非一方有很强的军事实力和国力,方能大破这一平衡,加上三国之间攻伐相互,谋士之间谋事在人的机缘,共同烛照了三国的灿烂之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097.html